9.11.2009

做官先做人:重讀《岳陽樓記》隨感


《岳陽樓記》,文質兼美,立意之高,影響之大,堪稱千古名文。從《古文觀止》到解放后歷屆的中學課本,一直在冊﹔從政界要人、學者教授到中小學生,無人不讀。

  初中之時學《岳陽樓記》,隻知文章做得美妙,作者將敘事、寫景、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,以敘事帶出景,又由景生情,達到情景交融,最后由情入議,點明全文中心。加之文中有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之名句,雖在稚年,也頗欣賞作者的氣度,僅此而已。好在語文老師硬性強調背誦,加之讀來也很順暢,還真是將其背得滾瓜爛熟,但對其意沒有深究,不甚了了。

  今天重讀,覺得文短而意長,句約而理深。369字的短文,文言發於中,情見於辭,他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,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、風雨陰晴和“遷客騷人”的“覽物之情”結合自身的經歷感悟,以作“記”為名,借題發揮,表達了作者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曠達胸襟和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政治抱負,且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做人做官之道上,擴大了文章的境界,抒發了自己的感慨。全篇看似閑筆漫敘,實際上卻大有深意......(click to link full article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